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www.chinazwx.com

第292期(2024年01月)

【连载】人体经络基础知识(140)

  小儿斜颈

  小儿斜颈又称为“小儿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性斜颈”,是指患儿头颈向患侧倾斜并前倾,颜面旋向健侧。

  【病因病理】

  一、西医的病因病理

  小儿斜颈的原因是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牵拉,使局部受伤出血,血肿造成挛缩;或分娩时胎位不正,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,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。另外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善向一侧偏斜,业已导致小儿斜颈,与生产过程无关。

  二、中医的病因病理

  中医认为小儿斜颈主要是气滞血淤伤及筋脉所致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

  婴儿多在出生后数日发现斜颈,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,脸面旋向健侧,若勉强转动拨正,则引起患儿哭闹,并迅速又转回原位。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宿,成菱形肿物或如条索状。若治疗不及时,还可出现脸部肌肉发育不对称,患侧面部肌肉萎缩,晚期可有代偿性胸椎侧弯。

  【中医辨证】

  气滞血淤伤及筋脉引起颈部倾斜。

  【按摩治疗】宜舒筋活血,软坚消肿。

  患儿仰卧或由家长抱着治疗。患侧向外,施术者用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处自上而下做推揉法5~8遍,力量轻柔,再提拿弹拨3~5次。再用一手扶住患儿肩部,另一手扶按于患儿头侧顶部,向健侧用力推移转动5~7次,用以逐渐舒展拉长胸锁乳突肌,使其逐渐缓解其痉挛萎缩的症状。然后再将扶肩之手托住患儿下颌,与按头顶之手协同用力,反复轻柔旋摇头顶部,反复5~7遍,用以活动颈椎,纠正斜颈,但不免强行扳拧,以免发生意外。隔日1次,15次为一疗程。

  【预防与护理】

  1.应正确接产,尽量避免胎儿头颈部损伤。

  2.日常生活中,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来加以矫正,如将患侧枕头垫高,适当的喂奶姿势,以及用玩具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,有利于斜颈的恢复。

  3.一般按摩后,可配合红外线等理疗,促使血液循环,帮助肿块吸收。

  

  

 

 

  佝偻病

  佝偻病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症,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,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。

  【病因病理】

  一、西医的病因病理

 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影响造成维生素D不足,或障碍维生素D代谢的结果。

  1.内源性维生素D不足 人体皮肤内含有一种脱氢胆固醇元素,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,变成维生素D。所以只要是对紫外线有影响的因素,例如地理条件、季节、大气污染、生活习惯、肤色人种等均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的不足。

  2.外源性维生素D不足 即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不足,其中缺乏肝油蛋黄和肝类食物,此类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丰富。

  3.疾病的影响 呼吸道、消化道、肠道、肝、肾疾病反复发作,都可引起维生素D的代谢吸收障碍。另外,婴幼儿时期生长相对快速,所需维生素也多。

  二、中医的病因病理

  1.先天不足 肾主骨,藏精,生髓,为生长之本。肝主筋,且肝肾同源。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,故见出牙不快,行立均迟。

  2.后天失养 脾为后天之本。如脾胃失调,生化之源不足,则水谷精微不能输布,四肢五脏不能濡养,可见语迟,立行均迟,发育迟缓,倦怠乏力,甚至骨骼畸形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

  患儿早期,有易惊、好哭闹、睡眠不稳、多汗及枕秃等症状。3~6个月时重症患儿的后头部颅骨软化;8~9个月呈方形头颅,卤门大而迟闭,常在出生8个月后不闭合,出牙迟缓;10个月以后还未出或3岁以上乳齿仍未出齐,或牙间隔延长,齿序紊乱,齿列不整,胸部畸形,脊柱后凸如鱼背,下肢为“O”或“X”形腿。

  【中医辨证】

  常见症候及表现特点如下。

  1.心脾两虚 症见夜惊,多汗,纳差,便溏,智力不聪,神清呈滞,语迟,肤肌苍白,舌淡舌苔薄白,指纹淡。

  2.肝肾不足 症见烦躁不安,盗汗,立行立迟,消瘦,下肢弯曲,方颅软颅,舌质淡舌苔薄,指纹紫。

  【按摩治疗】健脾益气,补肝益肾。

  嘱患儿俯卧位,从上而下用中指、食指与拇指对应提起脊柱皮肤肌肉(施捏脊法),重点按揉命门穴、八醪穴。然后翻身呈仰卧位,配合补脾经,摩腹,揉中脘,揉脾俞,揉胃俞,按揉足三里,每穴1分钟。坚持按摩,每日1次,每10日为一疗程。

  【预防与护理】

  1.应抱孩子常做日光浴。

  2.合理添加含维生素D的饮食。

  3.积极治疗其他疾病。


第292期(2024年01月)

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www.chinaz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