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www.chinazwx.com

第287期(2023年08月)

【连载】中医养生学(30)

 

  脾胃居中焦属土,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先天和后天之本相互资生,肾精充盈亦有赖于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;肾居下位属水,肾精充盈,心肾相交,则心火自旺;心居上焦属火,心火得旺,温煦脾脏,则脾气得运。由火—气—水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脏腑循环,保持脾、肾、心三个脏腑的功能正常,对于维护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至关重要。


第六节 三因制宜的辨证观

 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,道家养生核心思想“清净、自然、无为”对中华养生学的影响最深,即要求我们保持平和良好的心理状态。顺应客观世界包括顺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变化。

  因时施养、因人施养、因地施养的三因施养是对时间、性别、年龄、地域、职业、体质等因素对于人体健康影响的全面概括,是从天象、地象、人象的角度对人体的机能状态进行全面的参考。人类与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关的,因此人体的生理、病理变化必然受到时间、环境、地域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,同时,个体之间存在的性别、年龄、体质、职业等的差异也影响着人体养生的行为与方法。因此,在制订养生计划时,必须根据时间、地域环境、个体差异等具体因素作出准确的分析,从而制订出适宜的养生方法。

  一、因时施养

  因时施养即根据一年四季,一天24小时等自然界及人体自身气血、津液、脏腑变化的规律,来调控自身的精神活动、作息起居、饮食五味、运动锻炼、药物保健等,寻找出最合适自身的时间与方法来调养身体,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,延缓衰老的进程。根据时间与养生的对应关系,在一定程度上,适时地避免疾病的发生,保持生命的健康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春三月……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夏三月……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;秋三月……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;冬三月……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其说明人的作息起居和情志活动应与四时天地万物的生、长、化、收、藏的规律相一致。

  1.饮食顺时调摄

  饮食养生自古以来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。“顺应四时,因季而食”的饮食养生原则不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生存智慧,也是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思想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具体体现。饮食顺时调摄即通过四季物产的特点与自然界五味、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来选取适宜的食材进行饮食的调补,最终达到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。同时,饮食讲究季节时令的变化,因季而食、适时而食,成为了中华饮食养生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,且不断传承,这对于我国人民日常饮食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。

  早在《内经》中针对顺时饮食调摄已有了初步的论述。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就有“毒药攻邪,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……四时五脏,病随五味所宜也”的记载。唐代“药王”孙思邈则第一次系统、全面提出四季饮食养生理论。他根据《内经》中所载的四时季节特点,在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增添卷二十六“食治”,提出了“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;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;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;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;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”等四季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。

第287期(2023年08月)

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www.chinaz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