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www.chinazwx.com

第285期(2023年06月)

【连载】中医养生学(29)

 

  疾病的实质即为“正气”和“邪气”互相斗争的过程。正气不足便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患病的根源,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认为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认为“此必因虚邪之风,与其身形,两虚相得,乃客其形”。可见,若人体的正气充足,则虽有外邪侵犯,也能使机体免受邪气的入侵。

  人体正气乃是生命之根。正气旺盛,人的精力充沛,则可健康长寿;正气虚弱,则精神不振,多病早衰。

  二、重脾肾心,扶助正气

  《管子·枢言》云“有气则生,无气则死”,而顾护正气,重在护养脾肾心。

  1、脾胃健旺,化源充足

  脾胃为后天之本和“气血生化之源”。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气血、津液等均由脾胃所化生,脾胃健旺,化生水谷精微充足,则脏腑生理功能强盛,生命活动便可有条不紊。

  脾胃居中,主宰着人体气机的升降运动,为人体气机运动的枢纽。李东垣在《脾胃论·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沉浮之间论》一书中提到“盖胃为水谷之海,饮食入胃,而精气先输脾归肺,上行春夏之令,以滋养周身,乃清气为天者也;升已而下输膀胱,行秋冬之令,为传化糟粕,转味而出,乃浊阴为地者也”,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,脾升上输心肺,胃降下归肝肾,从而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有言“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;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;清阳实四肢,浊阴归六腑”。

  人的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根本,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认为其“非胃气不能滋”,“内伤脾胃,百病丛生”。说明脾胃中的元气为人体之根本,若元气不充,则正气亦难旺。

  《景岳全书》认为“土气为万物之源,胃气为养生之主。胃强则强,胃弱则弱,有胃则生,无胃则死,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”。“养脾者,养气也,养气者,养生之要也”(《图书编·脏气脏德》)。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提到“土为万物之母”,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,强调人体的脾胃功能对于防病保健和养生的重要意义。

  2、保护肾精,扶正固本

  《图书编·肾脏说》认为“肾为先天之本”,“人之有肾,如树木有根”,李东垣《脾胃论》认为“真气又名元气,乃先身生之精气”,说明肾脏之精气是人体生命根本的源泉,扶正固本,必先固肾气,肾之精气充沛,元气亦充足。所以,历朝历代养生家均把护肾保精作为抗衰老、防病的基本措施。

  3、形神统一,心生正气

  首先,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认为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”,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认为“心,生之本,神之变也”,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,皆以心为主宰。心主神明,为主管人精神意志的调控中枢;其次,《灵枢·邪客》认为“心者,五脏六腑之大主”,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认为“主明则下安……主不明则十二官危”,心在人体的整体生命系统中居于统领五脏六腑的地位。只有法于阴阳,合于数术,遵循天地阴阳的法则以调节生命,有节制、有规律地安排饮食起居,才能保持心平气和,恬淡虚无的生活状态,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认为“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,气从以顺,各从其欲,皆得所欲”,“度百岁乃去”。

  因此,在《医宗必读·脾为后天之本论》中有言“故善为医者,必责其本”。

第285期(2023年06月)

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www.chinazwx.com